在高速卷材生产线上,我们所说的“曲面产品”通常是指那些截面呈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曲线形状的连续材料,比如各种规格的电线电缆、光纤、软管、管道、橡胶型材,甚至是轮胎等。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以连续卷绕的方式进行,或者需要进行定长切割。
与平面材料(如纸张、薄膜)不同,曲面产品的几何特性给精确控制带来了独特的挑战。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生产一根电缆,我们不仅要确保它总长度是准确的,更要保证它的直径(即截面的“圆度”)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均匀一致的,没有局部变粗或变细。这就好比生产一根香肠,长度要精确,但如果中间鼓出来一块,或者某段压扁了,那就不符合质量要求了。
因此,对曲面产品的控制,除了传统的线速度和总长度之外,往往还需要关注其截面尺寸的稳定性。这要求测量系统不仅能追踪产品在生产线上的前进速度,还能在必要时对曲面表面的微小变化做出响应,确保最终产品在长度和截面尺寸上都满足严格的公差要求。尤其是在高速生产环境下,任何微小的测量误差都可能被放大,导致大量的废品。
为了确保曲面产品在高速生产线上的质量,需要对多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这些参数的定义和评价方法,通常在行业标准中有明确规定,以指导生产和检测过程。
线速度 (Line Speed):这是指产品在生产线上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评价方法通常是测量单位时间内的产品位移量,如米/分钟 (m/min) 或英尺/分钟 (ft/min)。精确的线速度控制是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基础,它直接影响材料的拉伸、冷却、固化等工艺环节的稳定。
长度 (Length):指产品从起始点到当前位置累积的移动距离。评价方法是通过对线速度进行时间积分得到,或通过测量特定时间间隔内的位移量。长度精度对于定长切割、计米包装等环节至关重要,是衡量产品是否符合客户订单要求的重要指标。例如,如果生产1000米的电缆,实际长度只能在允许的微小误差范围内。
尺寸精度 (Dimensional Accuracy):对于曲面产品,这通常包括其截面直径、厚度或轮廓的准确性。评价方法可以通过在线测量截面轮廓数据,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例如,一根要求直径为10毫米的软管,其在任意截面上的实际直径都应非常接近10毫米,并且圆度良好,不能出现椭圆等变形。
重复性 (Repeatability):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产品或同一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时,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评价方法通常是计算多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或极差。高重复性意味着测量系统稳定可靠,不会因随机误差而产生误判。
精度 (Accuracy):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评价方法是将测量系统的读数与已知标准值的差异进行比较。高精度是确保产品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
这些参数的精确获取,是实现生产线闭环控制的基础,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偏差,避免缺陷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最终市场。
实现高速卷材生产线上的精确速度和长度控制,并满足曲面产品的尺寸精度要求,需要依赖先进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市面上存在多种主流方案,各有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
3.1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激光多普勒测速测长技术 (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 LDV)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这种技术就像是利用“声音的多普勒效应”来测量速度,只不过这里用的是激光。当火车鸣笛从远处驶来时,笛声听起来会变得尖锐,驶过后又会变得低沉,这就是因为声音频率发生了变化。激光也一样,它是一种电磁波。激光多普勒测速测长传感器会发射两束相干(频率、相位一致)的激光束,让它们在被测曲面产品的表面交汇,形成一个微小的干涉条纹区域。当曲面产品以速度 v
移动时,产品表面散射回来的激光光线会因为多普勒效应而发生频率偏移。传感器内部会接收这些散射光,并分析两束散射光之间因产品移动而产生的干涉条纹的移动频率,这个频率就是“多普勒频移” (f_D
)。通过测量这个频移,传感器就能精确计算出产品的表面速度。
其核心的物理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 f_D * λ / (2 * sin(θ/2))
其中,v
是待测速度,f_D
是多普勒频移,λ
是激光的波长,θ
是两束入射激光的夹角。传感器通过精确测量 f_D
,并结合已知的 λ
和 θ
,就能直接计算出速度 v
。长度的测量则是通过对实时速度进行时间积分 (L = ∫v dt
) 来实现。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速度测量范围:通常能覆盖从静止到数千米/分钟(如0.005 m/min 至 10000 m/min)。
精度:速度和长度测量精度典型值优于 ±0.05%,重复性可达 ±0.02% 甚至更高。
响应时间:内部测量速率非常高,可以达到200kHz,即每20微秒就能得到一次测量结果,外部数据输出速率也可达数百至数千次/秒,确保能精确捕捉高速运动和快速加减速。
工作距离:通常在几十毫米到数千毫米不等,取决于具体型号。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非接触式:完全避免了传统接触式编码器可能出现的打滑、磨损问题,以及对产品表面的损伤。这对于柔软、脆弱或高温的材料尤其重要。
高精度与高重复性:基于物理原理直接测量速度,而非间接推导,因此精度非常高且稳定,不易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影响。
宽速度范围与高动态响应:能够测量从静止到极高速的运动,并对快速的加减速响应迅速,适应复杂的生产工艺。
适应性广:对大多数材料(纸张、薄膜、金属、橡胶、纺织品等)的颜色、纹理、温度或振动不敏感。
无需校准:一旦安装并配置,通常无需频繁校准,维护成本低。
局限性:
对于高度透明或镜面反射的表面,可能需要特殊处理或选择特定型号以确保足够的散射光。
初始投资相对较高。
成本考量:通常属于中高端测量解决方案,但由于其高精度和低维护,长期来看能显著降低生产损耗和提高效率。
机器视觉技术 (Machine Vision)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通过观察地面上的一个标记点如何快速移动来估计速度。机器视觉系统通过高速工业相机连续捕捉移动中曲面产品的图像序列。然后,利用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如“光流法”或“特征点跟踪”技术,识别和跟踪产品表面上独特的纹理、图案或预设的标记点在连续图像帧之间的位移。结合相机的帧率(每秒拍摄的图像数量)和经过精确标定的像素尺寸,系统就能计算出产品在单位时间内的实际移动距离,从而实时获取产品表面的线速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速度测量范围:取决于相机帧率和分辨率,可适应高速运动,但通常不如LDV直接测量极限速度高。
精度:取决于像素分辨率、算法鲁棒性和标定精度,可达亚像素级精度,但最终速度精度受限于图像处理的实时性。
帧率:从几十帧/秒到数百帧/秒甚至更高。
分辨率:支持多种传感器分辨率,从几十万像素到数百万像素。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多功能性:除了测量速度,还能同时进行表面缺陷检测、尺寸测量、位置定位等多种视觉任务,实现一体化质量控制。
适用性广:适用于具有一定表面纹理或可添加标记的曲面,特别是形状复杂、不规则的物体。
非接触式:同样避免了接触带来的问题。
局限性:
对表面特征要求:需要产品表面有足够的纹理或特征点才能进行有效跟踪,光滑或均匀的表面效果不佳。
环境光敏感:可能受环境光照变化影响,需要稳定的光源。
计算资源需求:图像处理算法通常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响应时间可能略慢于专门的速度传感器。
复杂曲面挑战:对于复杂曲面,图像畸变校正和三维姿态变化会增加测量难度。
成本考量:通常高于单一功能传感器,但考虑到其多功能性,综合效益可能更高。
激光三角测量法 (Laser Triangulation)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这是一种基于几何光学原理的测量方法。想象一下,你用激光笔照射墙壁,激光点会落在墙上。如果你移动激光笔,点也会跟着移动。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向被测曲面产品发射一束高精度激光束,这个激光束会在产品表面形成一个光斑。从曲面反射回来的光线通过一个光学系统(如透镜)聚焦到高分辨率的接收元件(如CMOS或PSD传感器)上。由于激光器、接收器和产品表面的激光点构成一个几何三角形,当产品表面到传感器的距离发生微小变化时,反射光斑在接收元件上的位置也会随之移动。通过精确测量光斑在接收元件上的位置变化,传感器就能高精度地计算出传感器到曲面产品表面的距离。当产品在生产线上移动时,传感器以极高的采样率连续测量这种位移变化,通过位移量 (ΔL
) 除以时间间隔 (Δt
),即可实时推算出产品表面的速度 (v = ΔL / Δt
)。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测量范围:通常为几毫米到几十毫米,例如 ±2 mm 或 ±5 mm。
重复精度:非常高,可达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例如0.005 μm)。
采样速度:极高,可达数十kHz到数百kHz(例如392 kHz)。
光斑尺寸:通常很小,适合对微小特征或复杂曲面进行测量。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超高精度与重复性:在位移测量方面具有极高的精度,适用于需要微米级控制的精密应用。
超高速采样:能够以极高的频率进行测量,即使在高速运动下也能提供密集的数据点。
对多种材料适应性强:对目标物体的颜色和表面光泽度(包括镜面、粗糙面、透明或不透明表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局限性:
测量距离和范围有限:通常只能在较近的距离和较小的测量范围内工作。
速度为间接推算:其本质是位移传感器,速度是通过连续位移数据推算而来,而非直接测量。
姿态敏感:测量结果可能受到产品表面倾斜角度的影响,需要精确的安装和固定。
成本考量:高性能的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通常价格不菲,但其提供的微米级精度在某些特定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光学扫描与相关性分析技术 (Optical Scanning and Correlation)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这项技术可以理解为“纹理指纹识别”来追踪速度。传感器内部包含一个高频扫描激光光源和一个图像传感器。它不是简单地测量单个点的位移,而是通过连续捕捉被测产品表面微小纹理或固有特征的图像序列。想象你手拿相机,连续拍摄移动的传送带上的砂纸。系统利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特别是“互相关算法”),实时分析连续图像帧中这些特征点或纹理模式的位移。通过计算相邻帧之间图像特征移动的像素距离,结合传感器内部的光学放大倍数和精确的采样时间,系统就能高精度地确定产品表面的线速度和累积长度。这种方法利用了产品表面固有的微观随机纹理作为“测量标记”,而无需外部添加。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速度测量范围:通常为0.1 m/min 至 1000 m/min。
长度测量精度:典型值 ±0.05%。
速度测量精度:典型值 ±0.05%。
工作距离:例如90 mm ±15 mm。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非接触、无磨损:与LDV类似,消除了接触式测量可能导致的打滑和磨损问题。
适应性好:对多种材料表面(包括反光、颜色变化和纹理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尤其适用于表面有一定纹理的材料。
坚固耐用:通常设计用于严苛的工业环境,可靠性高。
精度与可靠性高:通过复杂的图像算法处理,提供高精度的速度和长度数据。
局限性:
对表面纹理有要求:对于极端光滑或透明的表面,其性能可能受限,因为它需要依靠表面纹理来识别移动。
计算相对复杂:内部需要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来执行实时相关性分析。
成本考量:通常属于高性能工业传感器范畴,价格适中偏高。
3.2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德国斯派克
采用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速原理。
核心技术参数:速度测量范围0.005 m/min 至 2000 m/min,精度典型值 ±0.05%,工作距离例如450 mm ±20 mm。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作为激光测速仪领域的先行者,其产品以极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著称。非接触式测量彻底解决了传统方法的打滑和磨损问题,在金属、线缆、薄膜等高速、高精度生产线应用广泛。其在严苛工业环境下的长期可靠性表现出色。
英国真尚有
采用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量原理。
核心技术参数:速度测量范围从静止到最高10,000 m/min,工厂校准精度优于0.05%,重复性达0.02%,内部测量速率高达200kHz,可检测直径小至0.1mm的线缆,最大加速度响应能力达1000m/s²。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专为工业应用中移动物体和材料的非接触式速度和长度测量设计。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英国真尚有提供了AJS100、AJS101、AJS102和AJS103等多个系列,例如AJS101系列配备广角镜头,更适合电线电缆等圆柱形物体测量。部分型号最远安装距离可达2000mm,适应性强。在通信方面,英国真尚有提供丰富的接口选择,包括标配的以太网、RS-232和CANbus接口,以及可选的PROFIBUS、PROFINET等工业总线,方便集成到各种控制系统。全固态设计,无需维护,可靠性高,特别适用于线缆、管材等曲面产品的精确长度测量和切割。
美国康耐视
采用技术: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
核心技术参数:速度测量范围取决于相机帧率和分辨率,精度可达亚像素级,帧率最高可达数百帧/秒,分辨率支持数百万像素。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作为机器视觉领域的领导者,康耐视的系统除了速度测量,还能同时进行质量检测、缺陷识别、定位等多种视觉任务。特别适合形状复杂、不规则表面或需要多功能检测的在线应用场景。但需要产品表面有足够纹理或可添加标记。
日本基恩士
采用技术:激光三角测量法。
核心技术参数:测量范围如±2 mm或±5 mm,重复精度最低可达0.005 μm,采样速度最高可达 392 kHz。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以其创新技术和用户友好的产品著称。LK-G系列提供极高的位移测量精度和超高速采样能力,从而能精确推算速度。适用于需要微米级位移控制的精密加工场景,对目标物体的颜色和表面光泽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瑞士堡盟
采用技术:光学扫描与相关性分析。
核心技术参数:速度测量范围0.1 m/min 至 1000 m/min,长度和速度测量精度均为 ±0.05%。
应用特点和独特优势:专为严苛工业环境下的速度和长度测量设计,坚固耐用,精度高。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无磨损,且对表面反光、颜色变化和纹理变化具有良好适应性。广泛应用于包装、纺织、木材、塑料、橡胶、造纸等行业,提供高可靠性的在线测量数据。
3.3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选择合适的测速测长传感器,就像为赛车选择轮胎,需要根据“赛道”的特点来定。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指标及其对最终测量效果的影响:
测量精度与重复性:
实际意义:精度决定了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有多接近,重复性则决定了每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举例来说,如果你需要生产1000米长的线缆,精度0.05%意味着允许误差为0.5米。而高重复性则保证了每次测量误差都在0.5米以内,不会出现这次0.1米,下次1米的巨大波动。
选型建议:对于曲面产品尺寸精度要求严格的应用(如高精密线缆、管材),应选择精度优于0.05%甚至更高的传感器。如果产品尺寸公差非常小,重复性甚至比绝对精度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速度测量范围与加速度响应能力:
实际意义:速度测量范围决定了传感器能适应的最大和最小生产速度。加速度响应能力则表示传感器在产品速度突然变化(如启动、停止、加速、减速)时,能否迅速准确地跟上并提供有效数据。想象一下,如果传感器在生产线刚启动时就“跟不上”,或者在突然加速时“反应迟钝”,那么这段时间的长度和速度数据就无法准确采集。
选型建议:评估生产线的实际运行速度区间和可能的加减速情况。对于高速、频繁启停或需要快速换产的生产线,需要选择速度范围宽、加速度响应快的传感器。
工作距离与景深:
实际意义:工作距离是传感器到被测产品表面的最佳距离。景深是传感器在允许的测量精度范围内,其工作距离可以上下浮动的范围。对于曲面产品,如果传感器安装距离过远或过近,或者产品在运动中出现微小跳动或摆动(轴线偏移),超出了传感器的景深范围,就会导致测量失准。
选型建议:根据生产线空间、产品尺寸和可能的跳动范围来选择。对于直径变化大或有摆动的产品,选择景深更大、工作距离适中的传感器。有些产品会提供广角镜头,专门优化对圆柱形表面的适应性。
表面材料适应性:
实际意义:不同材质(橡胶、金属、塑料、纺织品)、不同表面(光滑、粗糙、透明、反光)对激光的吸收、散射、反射特性不同。传感器对这些特性的适应能力,决定了其在不同产品上的通用性。
选型建议:如果生产线需要处理多种材质,选择对表面特性不敏感或适应性强的技术(如激光多普勒)。对于高度反光或透明材料,可能需要特殊型号或辅助手段。
通信接口与集成功能:
实际意义:传感器需要将测量数据传输给生产线的控制系统(PLC、上位机)。丰富的通信接口和对工业总线的支持,能大大简化集成难度,实现数据的实时反馈和闭环控制。
选型建议:确保传感器支持生产线控制系统使用的通信协议(如以太网、PROFIBUS、PROFINET等),并具备必要的逻辑输入输出功能(如长度复位、方向切换)。
环境防护等级与可靠性:
实际意义:工业生产环境通常存在粉尘、水汽、油污、振动甚至高温。传感器需要具备高防护等级(如IP67)和坚固的结构,才能长期稳定运行,减少维护和故障停机时间。
选型建议:根据生产现场的恶劣程度选择相应防护等级的传感器,并考虑其无活动部件的设计以提高长期可靠性。
3.4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最先进的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仍可能遇到一些挑战,就像汽车跑在复杂路况上,光有好轮胎还不够,还得会避坑。
产品表面特性变化导致测量不稳定
问题原因:曲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表面颜色、纹理、光泽度甚至温度都可能发生细微变化,例如,电线绝缘层可能从哑光变为亮光,或者表面附着少量粉尘、水汽。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激光散射或图像识别,导致测量数据波动。
影响程度:轻则导致数据轻微波动,重则测量中断或数据严重失准,影响生产控制精度。
解决建议:
选择适应性强的传感器:优先选择对表面特性不敏感的技术(如激光多普勒,它主要依赖散射光,对颜色和纹理不敏感),或具有智能算法能适应表面变化的视觉系统。
优化安装角度:调整传感器与被测曲面之间的角度,使其能获得最佳的散射光信号。
清洁维护:定期清洁传感器镜头和被测产品表面可能堆积的灰尘或污染物,保持良好的测量条件。
辅助照明或背景:对于视觉系统,可以考虑使用特殊的照明方式(如偏振光、环形光)或控制背景,以突出产品特征或抑制干扰。
产品在测量区域内的跳动、摆动或变形
问题原因:高速生产线上的产品,尤其是柔软的线缆或软管,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抖动、上下跳动、左右摆动,甚至因张力不均而发生直径微小变化。这些动态位置变化会超出传感器景深范围或影响光斑的稳定性。
影响程度: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跳变,严重时传感器可能失去目标。
解决建议:
机械稳定:在测量区域前后安装导向轮、夹具或滚轮,最大限度地稳定产品的运行轨迹,减少横向和纵向的跳动。
选择大景深传感器:选择景深范围更宽的传感器,使其能容忍一定程度的产品位置波动。
多点测量:对于直径变化或椭圆度敏感的应用,可以考虑使用多台传感器从不同角度同时测量,然后通过算法进行数据融合和修正。
优化张力控制:从源头改善生产线的张力控制系统,确保产品在通过测量区域时保持平稳、一致的受力状态。
环境干扰(粉尘、水汽、高温、强振动)
问题原因:工业现场环境复杂,传感器可能暴露在粉尘弥漫、水汽凝结、高温烘烤或机械振动剧烈的环境中。这些因素可能污染传感器光学窗口、影响内部电子元件性能,甚至导致结构性损坏。
影响程度:测量精度下降、传感器寿命缩短、故障率增加。
解决建议:
高防护等级:选择具备IP67或更高防护等级的传感器,能够有效抵御粉尘和水溅。
辅助防护措施:在极高粉尘或水汽环境下,可安装传感器保护罩、空气吹扫装置或冷却套件,保持光学窗口清洁和内部温度稳定。
防振安装:使用减振垫或减振支架,将传感器安装在稳固的基座上,避免机械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定期维护: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定期检查传感器状态,清洁光学窗口。
数据集成与控制系统匹配问题
问题原因:传感器测量数据需要实时传输到PLC或上位机,进行闭环控制。如果通信协议不匹配、数据更新率不够快,或者控制器处理能力不足,就无法实现精确的实时反馈和调节。
影响程度:控制滞后、精度下降,无法有效纠正生产偏差。
解决建议:
预先规划通信接口:在选型阶段,确认传感器支持现有控制系统的主流工业总线协议(如PROFIBUS, PROFINET, EtherNet/IP等),确保数据无缝对接。
评估数据更新率:根据生产线的响应速度要求,选择数据更新率足够高的传感器,保证控制系统能及时获取最新数据。
优化控制算法:在PLC或上位机中,使用先进的PID控制或更复杂的自适应控制算法,有效利用传感器提供的实时数据进行精确的速度和长度调节。
网络带宽评估:确保工业以太网或其他总线网络具有足够的带宽,能够承载高速传感器的数据流量。
线缆和光纤制造:在生产电线电缆和光纤时,可以使用激光测速测长传感器实时监控线材的拉伸速度和累积长度,例如,英国真尚有的AJS101系列,凭借其为圆柱形表面设计的广角镜头,可以更好地适应线缆的测量。这确保了每卷线缆的长度符合标准,并控制了拉伸比,进而保证了线径的均匀性,避免了因打滑导致的长度误差。
管材和软管生产:用于精确控制塑料管、橡胶管的挤出速度和切割长度。传感器监测管材在生产线上的运动,提供即时反馈,使切割设备能在指定长度处准确切断,减少材料浪费,提高产品一致性。
轮胎制造:在轮胎生产过程中,橡胶带材的精确速度和长度控制至关重要。激光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橡胶带的进给速度,确保多层材料的精准叠加,从而影响轮胎的性能和耐久性。
造纸和印刷行业:在纸张或薄膜的高速卷绕和分切过程中,传感器用于精确测量网速和累计长度。这有助于控制卷取张力,实现纸卷的精确分切,并确保印刷图案的精准对齐。
金属板材加工:在金属带钢的冷轧、退火或镀层线上,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量带钢的速度和长度。这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的同步性,优化了材料利用率,并为后续的剪切或冲压提供精准的长度数据。
内径测量仪精密轮廓检测系统微观型面测量系统静态形变测量系统精密在线测厚系统振动测量系统无人警卫船光伏清洁机器人智能垃圾压实机智能机器人自稳定无人机起落平台空气质量检测仪桥梁结构健康检测系统其他检测系统
焊缝分析软件3D数据处理软件工业物联网平台电涡流软件预测分析软件AI软件计算机视觉平台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免代码软件集成平台定制软件
测速测长_测距传感器 | 测距仪皮米级电容位移传感器线激光轮廓扫描仪 | 线扫激光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线性位置传感器光谱共焦传感器Kaman传感器系统干涉仪测径仪 | 测微计 | 激光幕帘千分尺传感器纳米平台光栅传感器地下探测仪光纤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液位测量传感器倾角 | 加速度测量传感器3D扫描传感器视觉相机 | 3D相机水下测量仪磁耦合线性执行器磁场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卷材位置传感器振动测量传感器结构检测传感器监控电涡流传感器水听器校准器无线光学通讯传感器网关纳米级电涡流传感器其它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