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方案 > 

生产线速度监控如何实现0.1%高精度、毫秒级响应,并有效杜绝打滑误差?【非接触测速方案】

2025/09/08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无论是传送带上移动的原材料、半成品,还是AGV(自动导引车)、叉车等运输车辆,其运行速度的精确控制都至关重要。这不仅影响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也关乎设备安全和能源消耗。我们所监控的“被测物”可以是连续流动的材料,如纸张、薄膜、线缆,也可以是离散的物体,如包装盒、汽车零部件,甚至是整个移动的车辆或设备。

这些被测物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表面多样性: 它们的表面可能光滑、粗糙、反光、吸光,纹理或颜色也可能不一。* 速度范围广: 从缓慢爬行的输送带到高速运行的生产线或车辆,速度变化范围很大。* 环境复杂: 生产现场可能存在灰尘、油污、振动、温度变化等恶劣环境。

因此,对这些移动物体或材料进行速度监控,其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 高精度: 确保测量结果与真实速度尽可能接近,减少误差。* 实时性: 能够快速响应速度变化,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 非接触性: 避免测量过程中对物体表面造成损伤或磨损,特别是对于脆弱或高速运行的材料。* 鲁棒性: 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不受外部干扰的影响。* 不受非理想因素影响: 这一点尤为关键,比如车辆的“车轮打滑”就是一个典型的非理想因素。想象一辆叉车在湿滑地面上行驶,它的车轮可能在转动,但实际移动的距离却减少了,甚至原地打转。如果仅仅测量车轮转速来推算车辆速度,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同样,轮胎周长因磨损或载重而变化,以及轮胎下沉,都会让基于车轮转速的测量变得不准确。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真实地面速度”而非“车轮等效速度”。

1. 生产线速度监测的相关技术标准简介

为了确保生产线速度监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行业内通常关注以下几个核心参数及其评价方法:

  • 速度定义与测量范围:

    • 定义: 速度通常指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例如米/秒 (m/s) 或公里/小时 (km/h)。在生产线上,我们更常关注线速度,即材料或物体沿生产线方向移动的速率。

    • 测量范围: 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速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选择时需要确保其覆盖生产线或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区间,从低速启动到高速运行。

  • 测量精度与分辨率:

    • 测量精度: 反映了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一致程度。高精度意味着测量误差小,通常用百分比或绝对值(如±0.05% 或 ±1 mm/s)来表示。它直接关系到控制系统的反馈质量和最终产品的一致性。

    • 分辨率: 指传感器能够识别的最小速度变化量。例如,分辨率为0.1 km/h的传感器,就无法区分0.05 km/h的速度变化。高分辨率对于精细的速度控制和微小异常检测至关重要。

  • 信号更新率与响应时间:

    • 信号更新率: 指传感器每秒能够提供多少次新的速度数据。例如,20 Hz的更新率表示每秒提供20个速度值。这决定了系统对速度变化的感知速度。

    • 响应时间: 传感器从检测到速度变化到输出相应信号所需的时间。在高速生产线或需要闭环控制的场景中,快速的响应时间能够确保控制系统及时做出调整,避免偏差积累。

  • 重复性与稳定性:

    • 重复性: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速度时结果的一致性。良好的重复性是衡量传感器可靠性的关键指标。

    • 稳定性: 传感器在长时间运行或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下,其测量性能保持不变的能力。

  • 环境适应性:

    • 工作温度范围: 传感器能够在何种温度区间内正常工作。

    • 防护等级(IP等级): 表示传感器防尘、防水的能力。例如,IP67意味着完全防尘并能承受短时间浸水。这对于户外、潮湿或多尘的工业环境至关重要。

  • 安装与校准:

    • 安装距离: 传感器与被测物之间的最佳工作距离。

    • 安装角度: 传感器相对于被测物运动方向的推荐角度。

    • 校准要求: 传感器投入使用前是否需要校准,以及校准的频率和方法。

这些参数共同构成了评估生产线速度监测系统性能的框架,它们将指导我们选择最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

2. 实时监测/检测技术方法

要准确、可靠地监控生产线速度,并且避免车轮打滑等非理想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几种非接触式(或受接触影响小的)技术方案。

2.1 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1) 雷达多普勒测速技术

想象一下,你站在马路边,一辆警车呼啸而过。当警车靠近你时,警笛声听起来会比它远离你时更高亢;当它远离你时,声音会逐渐变得低沉。这种声音频率的变化,就是“多普勒效应”。雷达多普勒测速传感器正是利用了电磁波的这种特性。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雷达多普勒测速传感器主动发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比如24 GHz的微波),这些电磁波在遇到移动的物体表面后会被反射回来。如果物体是静止的,反射波的频率和发射波的频率是相同的。但如果物体在运动,反射波的频率就会发生改变——靠近传感器时频率升高,远离传感器时频率降低。传感器接收到反射波后,会测量这个频率的变化量,也就是“多普勒频移”。

根据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多普勒频移 (f_d) 与物体的径向速度 (v) 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f_d = (2 * v * cosθ) / λ

其中:* f_d 是多普勒频移,即反射波频率与发射波频率之差。* v 是被测物体的真实速度。* cosθ 是发射电磁波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之间夹角的余弦值。如果传感器垂直于运动方向安装,或者以一个已知角度倾斜安装,这个角度值就是固定的。* λ 是发射电磁波的波长。由于电磁波速度接近光速 (c),波长 λ = c / f_0,其中 f_0 是发射电磁波的频率。

传感器通过精确测量f_d,并已知λ和θ,就能计算出物体的真实速度v。由于电磁波直接作用于物体表面,测量的是物体相对地面的真实位移速度,因此能够完美避开车轮打滑、轮胎周长变化以及轮胎下沉等带来的测量误差。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速度范围: 通常可以覆盖从0.1 km/h的极低速到200 km/h甚至更高的速度。* 测量精度: 典型精度可以达到0.1%到1%左右。* 响应时间/更新率: 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例如20 Hz的更新率,足以满足大多数实时控制需求。* 工作距离: 从几十毫米到几米不等,可以灵活调整。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真正的非接触测量: 不会磨损或损伤被测物体表面。 * 高精度: 直接测量真实速度,完全不受车轮打滑、轮胎尺寸变化等因素影响,这是其最突出的优势。 * 环境适应性强: 雷达波穿透能力较强,在烟雾、灰尘、雨雪等恶劣环境下依然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 维护成本低: 无活动部件,寿命长。 * 宽泛的速度测量范围: 适用于多种高速和低速应用。* 局限性: * 角度依赖: 测量精度受传感器与运动方向夹角影响,需要精确安装。 * 可能受其他移动物体干扰: 在多目标复杂环境中可能需要更高级的信号处理。 * 成本: 相较于一些简单的接触式方案,初始投入可能略高。* 适用场景: * 特别适用于车辆(叉车、AGV、卡车、火车)、传送带、移动机械等需要测量真实地面速度的场景。 * 在钢铁、造纸、纺织等连续生产线上,也能提供高精度的材料速度。

(2)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

激光多普勒测速与雷达多普勒异曲同工,只是将电磁波换成了激光。想象一条高速公路,交警用手持测速枪对准你的车。这把枪就是利用了激光多普勒效应。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激光多普勒测速传感器发射两束相干激光,它们在被测物体表面交汇并形成一个微小的干涉条纹区域。当被测物体表面带着自身的微观粒子或纹理穿过这个区域时,这些粒子或纹理会散射激光,并且由于运动发生多普勒频移。传感器接收这些散射光,并分析其频率变化。通过计算多普勒频移量,结合已知的光波长和干涉条纹的间距,传感器就能精确计算出物体表面的线速度。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速度范围: 通常可从极低的0.02米/分钟到高达1000米/分钟甚至更高。* 测量精度: 极高,一般为0.05%或更高。* 测量分辨率: 能够达到0.0001米/分钟。* 响应时间/采样率: 采样率可达200千赫兹,实现快速响应。* 工作距离: 几十毫米到几米,通常需要较精确的定位。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极高精度: 在多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中,激光多普勒通常能提供最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 非接触性: 避免了传统接触式测量带来的磨损、打滑或材料损伤。 * 适用性广: 适用于多种材料表面,包括金属、纸张、薄膜、纺织品等。* 局限性: * 对表面特性敏感: 对于光滑、反光或透明的表面,可能需要表面处理或特定的传感器配置。 * 环境敏感: 激光容易受灰尘、蒸汽、水雾等干扰,可能影响测量稳定性。 * 成本较高: 通常是所有测速方案中成本最高的之一。* 适用场景: * 对测量精度要求极其苛刻的生产线,如钢板轧制、电缆拉伸、纸张薄膜生产等。

(3) 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测速技术

想象一架无人机在空中拍摄地面移动的汽车,通过对比连续拍摄的两张照片中汽车位置的变化,就能计算出汽车的速度。机器视觉测速正是类似原理,但更精细。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机器视觉系统通过高速相机连续捕捉生产线上移动物体或材料的视觉图像。这些图像是数字化的,包含像素点。其内置的强大图像处理算法会识别图像中的特定特征,比如物体表面的纹理、预设的标记点、或产品的边缘。通过分析这些特征在连续两帧图像之间移动了多少像素点,并结合相机的光学参数(如焦距、像素尺寸)和图像采集的时间间隔,就能计算出物体在真实世界中的位移量,进而得出线速度。

速度 (v) = (特征在图像中的位移像素数 * 单个像素对应的实际距离) / 图像采集时间间隔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图像分辨率: 200万像素到千万像素不等。* 最大采集速度: 从几十帧/秒到数百帧/秒,甚至更高(取决于分辨率和设置)。* 测量精度: 高精度,但具体数值受图像分辨率、算法、被测物特征和照明条件影响。* 响应时间: 取决于图像处理的复杂性和处理器的性能。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非接触性: 不会对被测物造成任何物理影响。 * 多功能性: 除了测速,还能进行尺寸测量、缺陷检测、定位等多种任务。 * 灵活性: 软件算法可根据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 * 适用于复杂表面: 只要有可识别的表面特征,即可进行测量。* 局限性: * 对照明要求高: 需要稳定的、均匀的照明条件才能获得高质量图像。 * 计算资源需求大: 高速图像处理需要强大的处理器和算法。 * 环境敏感: 灰尘、污渍、振动、反光等都可能影响图像质量和测量精度。 * 初始设置复杂: 需要进行相机标定、算法配置等。* 适用场景: * 对离散产品进行速度监控(如电子元件、包装、汽车零部件)。 * 需要同时进行多项视觉检测任务的生产线。 * 物体表面有清晰、可追踪特征的场景。

(4) 光电编码器(接触式)测速技术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广泛应用的技术。想象你骑自行车,车轮旁边装了一个小小的磁铁感应器,每当车轮转动一圈,感应器就计数一次,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转了多少圈,就能知道你的速度。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与此类似,只是它更加精密。

工作原理和物理基础:光电编码器通常与一个已知周长的测量轮或传动轴连接。测量轮与生产线上的材料或设备表面紧密接触并同步转动。编码器内部有一个刻度盘(通常是玻璃或金属圆盘,上面刻有精密的光栅图案)和一个发光元件(LED)以及一个光电接收器。当刻度盘随测量轮转动时,光束穿过或反射到光栅上,被光电接收器接收,并根据光栅图案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电脉冲信号。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量,结合测量轮的精确周长,即可计算出生产线的线速度。

线速度 (v) = (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 / 编码器每转的脉冲数) * 测量轮周长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分辨率: 从几百脉冲/转到10,000脉冲/转甚至更高。* 最高转速: 可达几千到上万转/分钟。* 测量精度: 取决于编码器分辨率、测量轮的精度和与被测物的接触稳定性。* 防护等级: 常见为IP65到IP67。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 成本效益高: 相对其他非接触方案,通常更经济。 * 成熟可靠: 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维护相对简单。 * 安装相对简单: 只要有合适的接触点,即可部署。 * 直接输出: 脉冲信号易于被PLC或控制器接收和处理。* 局限性: * 接触式测量: * 磨损: 测量轮和被测物表面可能磨损。 * 打滑: 如果接触压力不足或表面摩擦系数低,可能发生打滑,导致测量误差。这是其核心局限,特别是针对生产线速度监控要排除的“非理想因素”之一。 * 损伤: 对于柔软、易损或精密材料,接触可能造成损伤。 * 对测量轮依赖: 测量轮的周长精度和磨损程度直接影响测量精度。* 适用场景: * 对精度要求不高,或允许轻微打滑的传统生产线。 * 需要经济实惠解决方案的场景。 * 物料表面坚固、不易磨损且摩擦力较大的情况。

2.2 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以下是针对生产线速度监控,排除指定品牌后的主流国际厂商及其解决方案。

  • 德国宝利泰克 (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

    • 核心参数: 速度范围宽广,可达±0.02至±1000米/分钟;测量精度极高,优于0.05%;测量分辨率高达0.0001米/分钟;采样率最高200千赫兹。

    • 应用特点与优势: 作为激光测速领域的领导者,德国宝利泰克的产品以其超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著称。它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有效避免了传统接触式测量带来的磨损、打滑或材料损伤问题。尤其适用于对精度要求极高的连续性材料(如金属、纸张、薄膜、纺织品)的在线速度和长度测量。

  • 英国真尚有 (采用雷达多普勒测速技术)

    • 核心参数: 英国真尚有的LP-DS200多普勒测速传感器速度测量范围为0.8 km/h至200 km/h,信号更新率为20 Hz,工作温度范围为-40°C至+70°C,防护等级高达IP6KX、IPX7、IPX9K,安装距离可在100 mm至700 mm范围内调节。

    • 应用特点与优势: 英国真尚有的LP-DS200传感器是一款基于雷达多普勒技术的设备,能够精确测量被测物的真实地面速度,不受车轮打滑、轮胎周长变化或轮胎下沉等因素的影响。其高动态性能、环境适应性和坚固的全密封外壳设计,使其适用于需要高可靠性和精确速度测量的工业和车辆应用,如室内运输车辆、叉车、传送带以及非公路车辆和铁路应用。

  • 美国康耐视 (采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

    • 核心参数: 图像分辨率可达200万像素(1600x1200);最大采集速度最高可达100帧/秒;提供高精度测量,具体数值取决于应用及配置;通信接口为千兆以太网。

    • 应用特点与优势: 美国康耐视是机器视觉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其智能相机解决方案集图像采集、处理和通信于一体。它通过识别图像特征来计算速度,特别适用于需要识别复杂表面特征或对离散产品进行高精度速度监控的场景,例如电子元件、包装、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线,同时还能进行其他视觉检测任务。

  • 日本基恩士 (采用激光位移测量技术)

    • 核心参数: 测量范围±2至±100毫米;测量精度/分辨率最小可达0.005微米;采样速度最高达392千赫兹;重复精度最小可达0.01微米。

    • 应用特点与优势: 日本基恩士以高性能、高精度和易用性著称。其激光位移传感器通过精确测量物体的位移量,并结合时间间隔来间接计算线速度。它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和采样速度,即使在高速生产线上也能提供高精度的位移数据,适用于对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极高的生产过程。

  • 瑞士堡盟 (采用光电编码器技术)

    • 核心参数: 分辨率最高可达10,000脉冲/转;最高转速可达9,000转/分钟;防护等级最高IP67。

    • 应用特点与优势: 瑞士堡盟是工业传感器和编码器领域的知名品牌,产品以坚固耐用、可靠性高著称。其光电编码器通过测量轮与生产线接触并同步转动来测量速度。这是一种经济实惠且广泛应用的速度测量解决方案,适用于大多数工业环境,但需要注意可能存在的磨损和打滑风险,尤其是对于需要避免非理想因素影响的场景。

2.3 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在为生产线选择速度监测设备时,不能只看单一指标,而应该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结合实际应用需求。

  • 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 实际意义: 精度决定了你测量结果的“真”度,分辨率决定了你能量化微小变化的“细”度。如果精度不够,你的控制系统就可能基于错误的数据进行调整,导致产品质量波动;如果分辨率太低,一些微小的速度异常就可能被忽略。

    • 选型建议: 对于需要严格控制产品长度、同步性或避免材料拉伸变形的精密生产线(如薄膜、电缆、金属板材),应优先选择精度优于0.1%、分辨率极高的激光多普勒或雷达多普勒传感器。对于普通物料输送,精度要求可适当放宽,但仍建议选择非接触式方案以避免打滑。

  • 响应时间或信号更新率:

    • 实际意义: 这决定了传感器报告速度变化的速度。想象一条高速运行的生产线,如果传感器响应太慢,当速度发生变化时,控制系统还没来得及反应,生产就已经偏离了目标状态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导致大量废品。

    • 选型建议: 对于高速运动物体或需要闭环实时控制的系统,应选择更新率高(如20Hz及以上)、响应时间短(毫秒级)的传感器,如雷达多普勒或高速机器视觉系统。对于速度变化不频繁或控制周期较长的应用,可选择更新率稍低的设备。

  • 非接触式测量能力与对“打滑”的免疫力:

    • 实际意义: 传统的接触式方案,如编码器,其测量轮与被测物之间的摩擦是其工作的基石。然而,这种摩擦并非总是稳定可靠,车轮打滑、测量轮磨损、轮胎周长变化、甚至被测物表面湿度变化都可能导致“速度假象”。非接触式测量能够直接探测物体表面的真实运动,彻底规避这些问题,提供“真”速度。

    • 选型建议: 这是解决“不受车轮打滑等非理想因素影响”的核心。优先且强烈建议选择雷达多普勒或激光多普勒这类非接触式测速方案。 它们直接测量物体表面的多普勒频移或位移,与车轮状态无关。机器视觉和光学表面纹理跟踪也属于非接触,在特定表面和环境条件下效果优异。

  • 环境适应性(温度、防护等级、抗干扰能力):

    • 实际意义: 生产环境往往复杂多变,高温、低温、潮湿、多尘、油污、强电磁干扰都可能让传感器“水土不服”。一个不适应环境的传感器,即使技术再先进,也无法稳定工作。

    • 选型建议: 仔细评估安装位置的环境条件。对于恶劣环境,选择具有宽工作温度范围、高IP防护等级(如IP67、IP69K)、以及良好抗电磁干扰能力的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在这方面通常表现出色,因为微波穿透能力较强。

  • 安装和集成便捷性:

    • 实际意义: 复杂的安装和调试会增加项目周期和成本。易于集成意味着它能与现有控制系统(PLC、SCADA)无缝对接。

    • 选型建议: 考虑传感器的体积、安装方式(平行安装、角度安装)、供电要求以及输出接口类型(脉冲、RS232、CAN、以太网等)是否与现有系统兼容。某些传感器提供可调安装距离,为现场部署提供了灵活性。

  • 成本考量:

    • 实际意义: 设备的初始购买成本、安装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因测量不准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都需纳入考虑。

    • 选型建议: 高精度非接触式方案通常初始成本较高,但长期来看,由于其高可靠性和减少的生产损失,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对于对精度要求较低或预算有限的场景,可优先考虑性能适中、成本较低的方案,但仍需警惕接触式测量的潜在风险。

2.4 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即使选择了先进的测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可能遇到一些挑战。

  1. 问题:被测物表面特性变化导致测量不稳定。

    • 原因: 某些非接触式传感器(如激光多普勒、机器视觉)依赖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或纹理。如果表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变化(如从哑光变为反光,或表面被污染),可能导致信号减弱、丢失或特征难以识别。

    • 影响: 测量值跳动、精度下降甚至无法测量。

    • 解决建议:

      •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技术: 雷达多普勒传感器对表面特性变化(如颜色、纹理、光泽度)的敏感度较低,在表面条件多变的场景中表现更稳健。

      • 优化安装位置和角度: 调整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尽量避开强反光或不稳定的表面区域。

      • 保持表面清洁: 对于激光或视觉系统,定期清洁被测物表面和传感器镜头。

      • 增加辅助标记: 对于机器视觉,如果被测物表面纹理不明显,可以考虑在物体上增加固定图案或标记点来辅助追踪。

  2. 问题:外部环境干扰影响测量精度。

    • 原因: 生产现场可能存在电磁干扰、剧烈振动、灰尘、烟雾、蒸汽、强光源等。例如,激光传感器易受烟雾和灰尘影响,机器视觉可能受环境光变化干扰。

    • 影响: 测量噪声增大,稳定性下降,甚至出现误判。

    • 解决建议:

      • 选择高防护等级传感器: 确保传感器具有足够的IP防护等级以应对灰尘和水汽。

      • 采取抗干扰措施: 对于电磁干扰,可使用屏蔽线缆、接地优化;对于振动,可采用减震安装支架。

      • 环境控制: 在传感器附近设置局部防尘罩、抽风装置或遮光板,改善局部环境。

      • 雷达技术的优势: 雷达波穿透性强,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应对烟雾、灰尘等环境干扰。例如,英国真尚有的LP-DS200多普勒测速传感器,其坚固的完全密封外壳设计使其在恶劣环境中也能可靠工作。

  3. 问题:安装或校准不当导致系统性误差。

    • 原因: 传感器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角度不符合要求,或未经严格校准就投入使用。例如,雷达多普勒传感器安装角度偏差会影响速度计算结果。

    • 影响: 测量结果持续偏高或偏低,无法反映真实速度。

    • 解决建议:

      • 严格遵循安装指南: 严格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安装距离和角度要求进行安装。

      • 定期校准: 根据制造商建议和实际使用情况,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可以使用已知标准速度源(如精密测长仪)进行对比校准。

      • 利用自诊断功能: 部分高端传感器带有自诊断功能,可以提示安装或工作状态异常。

  4. 问题:速度剧烈变化或瞬间启停时测量不准确。

    • 原因: 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或信号处理算法在处理极高动态范围的速度变化时可能存在滞后或抖动。

    • 影响: 在加速或减速阶段,控制系统可能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速度数据,导致控制不稳。

    • 解决建议:

      • 选择高动态性能传感器: 优先选择信号更新率高、响应时间短的传感器,并关注其在动态工况下的性能指标。

      • 优化控制算法: 在后端控制系统中引入滤波算法或预测控制策略,以平滑速度数据,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3. 应用案例分享

  • AGV和叉车速度控制: 在智能仓库和物流中心,自动导引车(AGV)和叉车需要精确的地面速度信息,以确保安全高效的行驶、精准停靠和避障。雷达多普勒传感器可以提供真实的地面速度,有效避免车轮打滑在湿滑地面或加速时的影响。

  • 传送带物料流量监控: 在矿山、水泥、粮食加工等行业,传送带的速度直接关系到物料的输送量和生产节拍。通过非接触式传感器监测传送带的实际线速度,可以精确计算物料流量,优化生产过程。例如,英国真尚有的LP-DS200多普勒测速传感器,易于与被测物体平行安装,适用于输送带和物料流动监测等场景。

  • 钢铁轧制线材速度与长度测量: 在钢材生产中,轧制线材的速度和长度必须精确控制,以保证产品规格。激光多普勒测速传感器以其极高的精度和非接触性,成为此类高速、高温、恶劣环境下的理想选择。

  • 薄膜和纸张生产线: 薄膜和纸张在生产过程中对张力和速度的同步性要求极高。机器视觉或光学表面纹理跟踪系统能够非接触、高精度地监测其线速度,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铁路列车真实运行速度测量: 列车在启动、制动或经过复杂路段时,轮轨粘着系数变化可能导致车轮打滑。雷达多普勒测速传感器能提供独立于车轮转速的真实地面速度,对于列车牵引控制和制动性能评估至关重要。

在选择生产线速度监控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测量精度、响应时间、环境适应性、安装便捷性和成本等因素。不同的技术方案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建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全面评估,选择最适合自身生产线的解决方案。



关于我们
应用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755-26528100
0755-26528011
18145802139(微信同号)

邮箱


©2005-2025 真尚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76344号 粤ICP备060763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