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轮胎可不是普通的橡胶圈,它是飞机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承载着巨大的起降冲击力,并在高速滑行中提供摩擦力。想象一下,一架几百吨重的飞机在跑道上高速冲刺、腾空而起,或是从空中高速降落、稳稳刹停,这都离不开轮胎的卓越性能。
因此,飞机轮胎的结构非常复杂,包含胎冠、胎肩、胎侧和胎圈等部分。它的材料、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都极其精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飞行安全。正因为如此,对飞机轮胎的轮廓测量有着非常高的技术要求:
胎面磨损与沟槽深度:这是最直观的性能指标。磨损不均或沟槽深度不足会影响排水性能,降低抓地力,增加爆胎风险。测量需要精准到微米级,确保磨损在安全范围内。
外形尺寸与周长:轮胎的整体直径、宽度、周长等必须符合设计标准,否则可能导致飞机起降时的震动、平衡问题,甚至影响起落架的结构寿命。
轮廓均匀性:轮胎的圆形度、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等参数至关重要。就像车轮如果不是正圆,跑起来就会颠簸一样,飞机轮胎的任何不均匀都会在高速旋转时产生额外的振动和应力,影响飞行平稳性。
特殊结构特征:例如,胎肩的弧度、胎侧的曲率,以及用于安装和定位的胎圈区域,这些几何形状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应力集中,缩短轮胎寿命或引发安全隐患。
要保证这些参数在飞行安全允许的极小误差范围内(例如±0.05mm),需要极高精度的测量手段。
为了确保飞机轮胎的性能和安全,航空业对轮胎的各项参数都有着严格的定义和评估方法。这些标准涵盖了轮胎从设计、制造到服役期间的各个环节。
磨损量评估:主要通过测量胎面沟槽的深度来判断。新的轮胎有特定的初始沟槽深度,随着使用,深度会逐渐减小。标准会规定一个最小安全深度,一旦低于该值,轮胎就必须更换或翻修。评估时通常会选择多个点位进行测量,并计算平均值或最差值。
尺寸偏差检测:包括轮胎的静态外径、断面宽度、胎圈直径等。这些参数需要与设计图纸上的理论值进行对比,偏差必须控制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评估方法通常是采集大量轮廓点数据,然后通过软件拟合几何形状,计算出实际尺寸。
几何形貌一致性评价:这指的是轮胎在旋转状态下的动态表现,如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径向跳动是轮胎旋转时,胎面离轴心的距离周期性变化,就像一个不完美的圆在滚动。轴向跳动则是胎面相对于轴线的左右摆动。这些参数的评价需要通过对轮胎旋转过程中轮廓的连续测量来获取数据,然后进行傅里叶变换等分析,量化其不均匀性。
表面缺陷识别:除了宏观几何尺寸,轮胎表面可能出现的裂纹、鼓包、凹陷、异物嵌入等缺陷也需要被准确识别和定位。这通常通过高分辨率的局部轮廓扫描或图像分析来实现。
保证飞机轮胎轮廓±0.05mm精度,并实现非接触式测量,是航空检测领域的一大挑战。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方案,它们各有所长,能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高精度测量需求。
(1)市面上各种相关技术方案
激光三角测量法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激光三角测量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非接触式距离测量技术。它的基本原理就像我们用眼睛看东西一样,通过“三角”关系来判断距离。想象一下,传感器内部发射一道细小的激光束,这个激光点会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当物体表面反射的激光点被传感器内的光学系统(比如镜头)捕捉到后,会聚焦到位置敏感探测器(PSD)或CMOS/CCD相机芯片上。
这里的关键是,如果被测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那么反射的激光点在探测器上的位置也会随之移动。探测器会精确地记录这个光斑的位置变化。传感器内置的微处理器根据光学几何关系,就能精确计算出物体表面的距离。
其基本几何关系可以简化理解为: 假设激光发射器、接收镜头中心和探测器上的光斑位置形成一个固定三角形。当物体表面位置变化,光斑在探测器上移动,导致这个三角形的“底边”发生变化,而其他两个角也会随之调整。通过测量光斑在探测器上的位移量 ΔX
,以及已知传感器的基线长度 L
(激光发射器与接收镜头之间的距离)、激光发射角 α
、接收镜头焦距 f
等参数,可以计算出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Z
。
一个简化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Z = (L * f * sin(α)) / (f * cos(α) + ΔX * sin(α))
这个公式虽然看着复杂,但它背后的逻辑就是利用了光束传播的几何关系,通过角度和距离的对应变化来反推出未知距离。
对于点激光位移传感器,它一次只测量一个点的距离。要获取整个轮胎的轮廓,就需要让传感器沿着轮胎表面移动(扫描),或者让轮胎自身旋转并移动,来采集一系列离散点的距离数据,然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轮廓。例如,英国真尚有的ZLDS115激光位移传感器就属于此类。
而对于激光线传感器,它们会将激光束扩展成一条激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这样,反射光在二维CMOS传感器上会形成一条完整的激光线图像。通过同时处理这条线上所有点的光斑位置,传感器能够一次性获取物体表面的一个完整二维轮廓。这就像用一把“光尺”直接量出一条线段的形状。要获取三维形状,只需让这条光线沿着物体表面扫描即可。例如,德国微普斯和加拿大意力的产品就属于此类。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Z轴):从几毫米到数米不等,具体取决于应用需求。 * 分辨率(Z轴):点激光传感器可达到0.001mm (1微米) 甚至更高,线激光传感器通常在0.01mm级别。 * 线性度/精度:激光测量精度一般为±0.02mm~±0.1mm,优质系统可达±0.015mm。 * 更新频率/轮廓速率:点激光传感器可达1kHz-70kHz,线激光传感器可达几百赫兹到10kHz(每秒几百到上万个轮廓)。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非接触式,不会对轮胎表面造成磨损或变形;测量速度快,适用于在线检测;精度高,能满足航空级要求;适应性强,对不同颜色、纹理的表面有较好的兼容性(通过调整激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 * 局限性:对强反光或强吸光表面(如镜面或纯黑色橡胶)的测量效果可能受影响;环境光干扰可能需要采取遮蔽措施;传感器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角度变化对测量精度有影响。 * 成本考量:点激光位移传感器相对较低,单个几万元到十几万元;激光线传感器因集成度高,内部处理能力强,成本相对较高,通常在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接触式坐标测量机 (CMM)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CMM是一种通过机械探头接触被测物体表面来获取三维坐标的测量设备。它拥有一个高精度的三轴机械结构(X、Y、Z轴),探头安装在Z轴上。当探头(通常是红宝石球头)轻轻接触到物体表面时,会触发一个信号,测量系统会立即记录下探头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坐标。通过采集大量的离散点坐标,然后使用专业的计量软件进行拟合和分析,可以重建物体的几何形状和轮廓。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从几百毫米到几米,覆盖大部分大型零件。 * 单点测量不确定度 (MPE_P):通常在1微米至几微米。 * 长度测量不确定度 (MPE_E):优于几微米至十几微米。 * 精度等级:极高,常作为其他测量设备的校准标准。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测量精度极高,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金标准;能够精确测量复杂三维几何形状;测量结果可靠性高。 * 局限性:属于接触式测量,可能对软性材料(如橡胶轮胎)造成轻微变形或压痕;测量速度相对较慢,不适合在线快速检测;设备体积大,价格昂贵,通常用于实验室或质检中心进行离线检测。 * 成本考量:设备投资巨大,通常数十万到上百万元。
激光雷达 (Laser Radar)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激光雷达是一种用于大尺寸非接触式测量的技术。它通过发射一束经过调制的激光束到物体表面,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通过测量激光的“飞行时间”(Time-of-Flight,TOF)或者激光束的相位变化(Phase Shift),来精确计算激光器到物体表面的距离。当激光雷达在一个大型空间内快速扫描时,它能采集到物体表面的海量三维点云数据,从而构建出物体的完整3D模型。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测量距离范围:从1米到几十米。 * 测距精度:在特定条件下可达20-50微米。 * 测量速度:每秒可采集数千甚至数万个点。 * 重复性(点对点):2-10微米。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非接触式,对大型或软性物体无损伤;测量范围大,能够快速获取大型部件的整体3D轮廓;数据采集速度快,适合对大型部件进行快速检测。 * 局限性:相较于CMM和激光三角测量法,其在微米级别的局部细节精度上可能略逊一筹;设备复杂,成本较高;对物体表面材质和环境光线也有一定要求。 * 成本考量:通常几十万到上百万元。
接触式轮廓测量仪/表面粗糙度仪
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这种设备使用一根带有精密金刚石触针的探头,沿预设路径在物体表面扫描。当触针沿着表面起伏移动时,其垂直位移会被一个超高分辨率的传感器(通常是干涉式传感器)精确测量。通过记录触针的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设备能够同时获取物体表面的微观粗糙度参数(如Ra、Rz)以及宏观的形状和轮廓数据,例如胎面沟槽的精确形状、弧度等。
核心性能参数的典型范围: * 测量范围(Z轴):通常为几百微米到几十毫米,但分辨率极高。 * 测量分辨率(Z轴):最低可达0.1纳米至几个纳米。 * X轴测量行程:几十毫米到几百毫米。 * 直线度:优于0.2微米/100毫米。
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 优点:在微观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测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超高精度和重复性,是衡量表面粗糙度和微观轮廓的行业基准。 * 局限性:接触式测量,可能对软质材料造成损伤;测量速度极慢,每次只能扫描很小的区域;不适合大范围整体轮廓测量,主要用于局部细节检测;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通常用于实验室精密分析。 * 成本考量:通常几十万到上百万元。
(2)市场主流品牌/产品对比
这里我们挑选航空轮胎轮廓测量领域中,运用不同技术,且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几个品牌进行对比。
德国微普斯: 该品牌以其scanCONTROL 3000系列激光线传感器闻名。它利用激光三角测量法,通过发射激光线并由二维CMOS传感器捕捉散射光,实时计算出物体表面的2D轮廓数据。其优势在于极高的测量精度和速度,Z轴分辨率可达0.4微米,轮廓速率高达5.5 kHz。这使得它非常适合在线生产环境下对轮胎胎面、沟槽进行高速、高精度轮廓及缺陷检测,能够稳定应对轮胎表面颜色和纹理变化。
英国真尚有: 真尚有ZLDS115激光位移传感器是一款高性能测量设备,采用点激光三角测量原理进行高精度距离测量。它通过发射一个激光点到物体表面并接收反射光来计算距离。该传感器的最高分辨率可达0.01mm,线性度最优为±0.03mm,更新频率1kHz。在航空轮胎的局部精确测厚、磨损深度检测、跳动量监测等应用中表现出色。尤其适合需要将多个传感器集成为一套系统进行复杂轮廓重建的场景,例如其支持两个ZLDS115传感器自动配对进行厚度测量,无需额外的控制盒或复杂校准,大幅简化了多点或厚度测量系统的搭建。此外,该传感器内置多种滤波器,并提供模拟和数字输出,方便集成到各种自动化系统中。
加拿大意力: 意力的Gocator 2500系列智能3D激光轮廓传感器同样基于激光三角测量法,但它集成了板载3D数据处理能力。它投射激光线,高速相机捕捉反射图像,并直接在传感器内部生成高密度的3D点云数据。其优势在于“智能”一体化设计,简化了系统集成。X轴分辨率可达0.016mm,Z轴重复性可达0.0005mm,扫描速率高达 10kHz。这使其非常适合在线批量检测,能够快速识别轮胎磨损、变形等轮廓缺陷,并直接输出测量结果和决策。
瑞典海克斯康: 瑞典海克斯康的GLOBAL S Green系列坐标测量机 (CMM),采用接触式坐标测量原理。它通过高精度的三轴机械结构移动测量探头,探头接触物体表面时触发信号,记录精确的三维坐标。其单点测量不确定度(MPE_P)可达1.5 + L/333 µm,是航空航天领域零部件质量控制的行业标准。CMM的优势在于极高的测量精度和重复性,适用于轮胎模具或最终产品的基准测量和复杂形状的高精度验证,但主要用于离线实验室环境。
日本尼康计量: 日本尼康计量的LASER RADAR MV447采用激光雷达 (Laser Radar) 技术。这是一种非接触式大尺寸测量系统,利用激光的相位差和飞行时间原理精确测量距离。它能够在1米至50米的范围内进行测量,测距精度可达25微米,测量速度每秒可达 2,000 点。激光雷达的优势在于卓越的大尺寸测量能力,特别适合飞机轮胎、机翼等大型复杂部件的整体轮廓、尺寸和形变检测,且非接触式避免了对软性或易损材料的损伤。
(3)选择设备/传感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及选型建议
在选择飞机轮胎轮廓测量设备时,有几个关键技术指标是必须仔细考量的,它们直接决定了测量系统的性能和适用性:
精度与分辨率:
实际意义: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分辨率是传感器能识别的最小变化量。对于飞机轮胎,要求达到±0.05mm的精度,这意味着传感器需要具备远高于此的自身精度和分辨率(通常分辨率至少是目标精度的1/5到1/10)。高精度确保测量结果可靠,高分辨率则能捕捉到细微的磨损、变形或缺陷。
影响:如果精度不足,测量出的轮廓数据将与实际情况有偏差,可能导致合格轮胎被误判为不合格,或有缺陷的轮胎被漏检,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和运营成本。
选型建议:对于航空级检测,应优先选择线性度(表征系统精度)和重复性(表征测量稳定性)指标最优的产品。例如,如果目标是±0.05mm,传感器本身的线性度或重复性应优于±0.01mm。
测量范围:
实际意义:指传感器能够有效测量的距离或尺寸范围。
影响:如果测量范围过小,可能无法一次性覆盖轮胎的整个测量区域,需要复杂的运动控制系统分段测量,增加系统复杂度和潜在误差;范围过大而精度不足则会造成数据冗余且精度无法保证。
选型建议:根据需要测量的轮胎尺寸(例如,胎面宽度、直径变化量)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量程。对于整体轮廓,需要较宽的测量范围;对于局部细节,则可以考虑小量程高精度的传感器。
测量速度/更新频率:
实际意义:指传感器每秒能进行多少次测量或获取多少个轮廓数据。
影响:在生产线或维护车间,速度是效率的关键。如果测量速度慢,会严重影响检测节拍,拉长生产或维护周期;高速测量则能快速生成大量数据,支持实时监控和快速判断。
选型建议:对于在线检测或需要快速获取三维点云的应用,应选择高更新频率(点传感器)或高轮廓速率(线传感器)的设备。例如,1kHz的更新频率意味着每秒可以采集1000个点,结合运动平台即可快速扫描。
环境适应性(温度稳定性、防护等级):
实际意义:指传感器在不同温度、湿度、粉尘等恶劣工业环境下的稳定工作能力。
影响:温度变化可能导致传感器内部光学元件膨胀或收缩,进而影响测量精度;灰尘和湿气则可能损坏内部元件或污染光学窗口,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甚至设备故障。
选型建议:考虑实际工作环境的温度范围,选择具有良好温度稳定性的传感器。同时,高防护等级(如IEC IP65)能够有效抵御灰尘和水汽,确保设备在工业环境中的长期可靠运行。
数据处理能力与集成性:
实际意义:传感器是否具备内置数据滤波、预处理功能,以及与上位机系统集成的便捷性。
影响:强大的内置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减少外部计算机的负担,简化系统架构,提高实时性;多样化的输出接口(模拟量、数字量)则方便传感器与PLC、工业电脑等不同控制系统连接。
选型建议:优先选择自带滤波功能、多种输出接口的传感器。
(4)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建议
在飞机轮胎轮廓的非接触式高精度测量中,尽管技术先进,但实际应用中仍会遇到一些挑战:
轮胎表面特性复杂多样:
问题分析:飞机轮胎的橡胶表面通常是黑色的,吸光性强,有时还会打滑石粉,或表面有纹理、磨损痕迹。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激光反射信号弱、光斑不均匀或散射严重,影响传感器的测量稳定性和精度。
解决建议:
选择适应性强的传感器:选用具有高灵敏度接收器、动态范围大、或具备多种激光波长选项的传感器,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表面。
调整激光功率和曝光时间:通过软件参数调整,优化激光发射功率和相机曝光时间,确保在各种表面条件下都能获得清晰稳定的反射信号。
利用表面处理: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在关键测量区域进行轻微的表面处理(如喷涂薄层易反射材料),但需确保不影响轮胎性能。
环境温度变化与振动:
问题分析:检测现场的温度波动可能导致传感器内部元件的热膨胀或收缩,进而引起测量漂移。同时,车间环境中的机械振动也可能影响测量稳定性,导致数据抖动。
解决建议:
选择温度稳定性好的传感器:选用具备优秀温度补偿机制或在宽温范围内仍能保持高精度的传感器。
实施温度控制:在关键检测区域保持相对恒定的环境温度。
采取减振措施:将传感器和被测轮胎安装在稳固的基座上,并使用减振支架或气浮平台,隔离外部振动干扰。
校准与维护:
问题分析:即使是高精度传感器,也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其长期精度。如果校准不当或维护不到位,测量结果可能逐渐偏离真实值。
解决建议:
建立标准校准流程:依据传感器厂商提供的校准指南,定期使用经过认证的标准件对测量系统进行校准。
定期清洁维护:定期检查并清洁传感器光学窗口,确保无灰尘、油污等遮挡。
环境监控:对工作环境进行持续监控,记录温度、湿度等参数,以便在测量异常时进行排查。
数据量大与后处理复杂:
问题分析:高精度的轮廓测量会产生大量的点云数据,如何高效存储、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并从中提取有用的几何特征,对软件系统提出了挑战。
解决建议:
选用集成度高的智能传感器:一些智能传感器具备板载处理器,能直接在传感器内部进行数据处理和特征提取,减轻上位机负担。
开发高效的测量软件:利用专业的3D点云处理软件,实现快速的数据滤波、去噪、模型拟合和偏差分析。
标准化数据接口与格式:确保传感器输出数据与现有生产管理系统或质量控制系统无缝对接,简化数据流。
航空轮胎胎面磨损与沟槽深度检测:利用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或激光线传感器对飞机轮胎胎面进行扫描,实时获取三维轮廓数据,精确计算胎面磨损量和沟槽深度,确保轮胎在安全使用寿命内运行。英国真尚有的ZLDS115激光位移传感器,凭借其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特性,可应用于此类检测。
轮胎尺寸一致性与跳动量测量:在轮胎制造或翻新过程中,通过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或旋转扫描系统对轮胎进行全方位测量,评估其外径、宽度、周长以及径向/轴向跳动量,确保产品满足严格的航空标准。
轮胎模具精度检测:在轮胎生产前,使用高精度CMM或激光扫描仪对轮胎模具进行三维尺寸和轮廓检测,确保模具的几何精度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航空轮胎缺陷检测:通过高分辨率激光轮廓传感器对轮胎表面进行快速扫描,检测是否存在微小裂纹、鼓包、凹陷或异物嵌入等缺陷,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工误差。
内径测量仪精密轮廓检测系统微观型面测量系统静态形变测量系统精密在线测厚系统振动测量系统无人警卫船光伏清洁机器人智能垃圾压实机智能机器人自稳定无人机起落平台空气质量检测仪桥梁结构健康检测系统其他检测系统
焊缝分析软件3D数据处理软件工业物联网平台电涡流软件预测分析软件AI软件计算机视觉平台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免代码软件集成平台定制软件
测速测长_测距传感器 | 测距仪皮米级电容位移传感器线激光轮廓扫描仪 | 线扫激光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线性位置传感器光谱共焦传感器Kaman传感器系统干涉仪测径仪 | 测微计 | 激光幕帘千分尺传感器纳米平台光栅传感器地下探测仪光纤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液位测量传感器倾角 | 加速度测量传感器3D扫描传感器视觉相机 | 3D相机水下测量仪磁耦合线性执行器磁场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石墨烯霍尔效应传感器卷材位置传感器振动测量传感器结构检测传感器监控电涡流传感器水听器校准器无线光学通讯传感器网关纳米级电涡流传感器其它检测设备